韩国人有没有某大 V 说的那么可怜?
有读者问我,说某大 V 去韩国旅游,然后到处感慨,韩国人好可怜。
【资料图】
韩国的饭好贵,不是西瓜好贵,烤肉好贵,而是一般的韩国泡菜汤饭也好贵。
韩国的交通设施,大楼的外观,街道,都好破烂,而且韩国的房价好贵啊。
高房价,加班,吃不起水果烤肉,连日常快餐都比我们一线城市还要贵,真可怜。
读者问我,这是不是真的?
这的确是真的,人家说的就是真的。
但是我有必要告诉你更完整的真相。
上面这个视角你说真的,的确是真的,但是切换了多次的评判主体。
你比如评论韩国的配套,实际上是站在一个老板,或者一个名人,或者一个商务人士的视角下去看。
你比如评判韩国的饮食,则又切换到了韩国的最普通的劳动者,比如出租司机的收入水平下。
你这样切来切去,事情倒都是真的,但是这个感受,就像凹凸镜一样,被扭曲了。
我给你做一个很直接的对比,同年龄,同家境,同行,同职位,做这样一个对比,你来看下。
你比如我是码农出身的,我有些前同事,一直都是码农,我昔日的老东家们,和多数国家都有生意往来。
换句话说,很多国家的码农我都认识,当然包括韩国。
我们选一个二线城市,杭州,来和韩国的首尔做对比。
首先,韩国首尔的房价超级贵,尤其江南区,你对标过去就是江河汇,杭州房价最贵的,城市界面的那些区域的二手房,动辄要十几万一平米。
你注意,我给你把建筑面积,套内面积折合了。两边我都是按照套内面积算的。
那么除了江南区,首尔也有一些其他区域很贵,动辄 7 万,8 万。
你对标过去就类似于杭州的申花,武林市中心那一带。
然后下一个台阶,首尔就是 3 万多,对标过去类似于杭州的郊区。
总的来说,如果收入一样,首尔买房其实比杭州买房稍微容易些。
因为杭州很均匀,从十多万,到 8,9 万,到 7,8 万,到 5,6 万,你即便到了未科那么郊区的地方,核心区域现在跌了这么多,也要 5 万。
但是在首尔,避开最贵的三个区,还是比较容易找到 3 万的房子。
所以我说相对容易,如果你买最贵的那批房子,杭州和首尔对标过去一样的,如果你买次一级,杭州 3 万的房子要次两级阶梯才能找到,首尔只要次一级阶梯就能找到。
然后我们来看收入。
避开巅峰期的发股票的大厂不看,因为对标过去首尔也有些公司发股票的,一旦算了股票,我就弄不清这个人的平均收入了。
所以我说,避开双方的暴富型企业不看,我们就看一般软件企业的码农。
杭州普通软件企业的码农,30 岁的时候,年薪在 20 万出头,我们就算 25 万好了,这是中位数。
和他对接的韩国方面的码农,就是年纪相当,工作相当,职位相当,双方项目组对接时对方那个人,他在 30 岁的时候,年薪在 7 万美金左右,也是中位数。
那么在买房的时候,如果买套内面积 100 平的房子,杭州这个年薪 25 万的码农,他比如买在滨江区,要 600 万了。
韩国首尔这个 7 万美金的码农,他避开首尔最贵的 3 个区,大概是 300 万。
前者按 25 万一年计算,不吃不喝要整整 24 年,后者,则要 6 年。
为了公平起见,我们把两者都放大到 24 年。
那么后者就不需要不吃不喝了,他每个月可以多出 3 万块钱。
杭州吃饭很便宜的,价格大约是首尔的一半。
也就是说,你在杭州每个月吃饭花 3000 块,在首尔要花 6000。
这个韩国码农,他减去每月多花的 3000 块,还多 2 万 7。
所以他的经济压力确实很大,但是远不如杭州码农的压力大。
我们即便考虑到他在首尔买 300 万的房子太低,干脆让他翻番,去首尔更贵的区同样买套 600 万的房子。相比于那个杭州码农,他仍然每个月多出来 2 万块,减去每个月 3000 的吃饭溢价,还要多 1 万 7。
怎么算他的压力都比杭州码农小得多。
如果我们换个比较参考系,换成韩国餐厅的服务员,那就很少了,一个月只有 1 万出头。
一个月 1 万出头,在韩国首尔要买 300 多万的房子,如同天方夜谭。
但是对比一下,杭州餐厅里的服务员,一个月只有 5,6 千,是韩国服务员的一半,面对的房价是一样的。
平心而论,这俩人都买不起房子,那个韩国首尔的服务员每个月多赚 5,6 千,意义也不大。因为吃得贵。
在韩国吃饭,每个月要比杭州多花 3 千块,她多赚的那 6 千块,也剩不下个啥。
所以对标过去,我觉得,韩国首尔的服务员,和杭州的服务员,感受应该差不多,韩国首尔的出租司机,和杭州的出租司机,感受应该也差不多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月收入在 1.5 万以内,在首尔和在杭州,感受是很接近的,因为双方收入大约就是 2 倍。
你在首尔赚 1.5 万,你在杭州只能赚 7 千。
但是往上就不同了,你在杭州赚 1.5 万,你在首尔赚 3 万,那还是首尔的压力小些。
因为食物每个月也就多 3,4 千的开支,一旦收入上去了,它的占比就下来了,而房价差不多的情况下,多出来的那些钱,是有可能让你买房的。
再回头看交通设施以及城市配套。
我个人感觉首尔就是个县城水平,这方面杭州好得多,不要说亚运会期间修的各种剧院,展厅,即便是过去那些年修的高铁站,飞机场,那也是非常高大上的。
但是,这里面还是有个问题,就是你具体做什么。
如果你只是个基层码农,其实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去公司了,天黑了还没回家呢。
双休日也都是在公司加班,吃的也就是外卖送来的必胜客,肯德基之类。
所以城市是有很多美好的场所,但你未必有时间去体验。
你可能从一毕业,到 35,都一直在格子间里对着屏幕埋头写代码。
但是如果做市场的,如果很快就进入管理层了,你比如我年轻时,那感受就完全两样了。
我毕业 3 年就做架构师了,毕业 5 年就做副总了,毕业 8 年就成为纯粹的资方了。
代码怎么写的,我肯定早忘光了。但是作为一个商务人士,哪儿好吃,什么好玩,我肯定比码农懂多了。
站在商务人士的角度,如果配套给力,我可以安排很多高大上的活动,包括我当年作为产品负责人,在国内各大城市都安排过很多展会。
但如果一个城市的配套跟个小县城似的,那,对吧,很限制商务发挥。
所以配套这个东西,和你的角色有关。
你比如我的角色是讲 PPT,是聚光灯下,是舞台上,那么配套对我的影响就很大,对我生命体验的影响也很大。
因为我能看见。
你让我在舞台上出口成章,歌以咏志,那我也得看得见宏大的场面才行呀。
在县城的草台班子上站着,我自己都会跟着不自信的。
但是对于一个服务员,你比如我们开了一天圆桌会议,巴拉巴拉讲得口干舌燥,晚上要吃自助餐,端盘子的那些人,她们是看不到配套的。
因为她们就是在后厨和餐厅之间往来,洗盘子,端盘子,明天继续。她可能就是过年回家坐一次高铁,并不像商务人士天天要经过机场,高铁站。
所以我觉得,对比杭州与首尔两个城市,你要站在三个维度。
站在服务员的角度,我觉得差不多。首尔收入高一倍,吃饭都用光了,杭州配套好很多,服务员也看不见。
站在码农的角度,杭州的配套好很多,但是杭州的码农看不见,首尔的码农收入高一倍,房价差不多,他买房的压力小很多。
站在企业高管的角度,双方收入差别不大,房价是一样的,但是杭州的配套好很多,工作体验很棒,而且吃的用的,什么都好。
那个大 V,他的收入结构,个人体验,更接近于企业高管。所以他当然会觉得韩国首尔太糟糕了。
其实不要说现在,我年轻的时候,对韩国首尔的看法已经是这样了。
这些年他们愈发没啥花头。
但是,我很诚实,我告诉你这种感受是怎么来的,不同的收入,不同的工作环境,你的感受可能相去甚远。
我个人觉得韩国人很幸福,理由很简单,因为对应过来,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很幸福,所以他们没理由不幸福。
你可以找个码农采访,你幸福不,他会告诉你他很幸福,既然他很幸福,那么对应过去的韩国码农没有理由不幸福。
同样,你去找个服务员采访,你幸福不,她也会告诉你她很幸福,既然她幸福,那么收入高,食物贵的韩国服务员,自然也没有理由不幸福。
这种幸福是站在人类均值的视角给出的结论,杭州是一个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,韩国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。
如果中等发达国家都觉得自己不幸福,那你让印度,非洲人民情何以堪?
至于个体,这种感觉太因人而异了。
说白了以那个大 V 的收入去看全世界,美国的码农也很可怜,一年才赚 20 万美金,日本的教授也好可怜,一年才赚一两百万 RMB。
但这不是成年人的观点,这只是小孩子看世界。
金融学存在不可能三角形,生活中也存在不可能三角形,就像我们之前聊医疗。
高品质的服务,低廉的价格,快速响应,这是个不可能三角形,你只能选两个。
高品质的服务,低廉的价格,排队排三年,这是英国。
低廉的价格,快速响应,去了发牛屎,这是印度。
高品质的服务,快速响应,天文数字的账单,这是美国。
所以韩国的服务员收入高了一倍,他的食物与服务价格就会贵一倍。而人工成本大幅度抬升之后,韩国还想要改造升级自己县城般的配套基建,那这个资产负债表,就无法想象了。
说白了,他背不动。
这就是成年人看到的事实。
就像美国人嘲笑印度人的牛屎,印度人嘲笑英国人的排队,英国人嘲笑美国人的账单。
这种彼此嘲笑是小孩子才做的事情,人家大 V 专注于嘲笑是因为他的读者平均幼儿园水平,而我们不是。
我们的常读用户群体画像碾压互联网平均水平的收入,碾压互联网平均水平的学历,碾压互联网平均水平的社会地位,就注定我没有办法聊那种小孩子才看的东西。
内容从来不是博主决定的,内容,是读者决定的。
来源:记忆承载 微信号:wodqbs